手提式防爆探照灯、防爆电筒、移动照明灯组生产厂家
厂家联系电话 代理热线:

0577-61510290

行业资讯

白市驿派出所打造“枫桥式”派出所 村村警务室24小时“不关门”

  去年以来,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白市驿派出所着力打造“枫桥式”派出所,在该镇4个社区和11个村分别建立起社区警务室,并配备一名社区民警和一名辅警,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警务室全覆盖。

白市驿派出所民警为前来咨询的群众答疑

  解决小纠纷群众不出村

  4月9日上午,记者在白市驿镇清河村村委会办公室附近看到,该村的社区警务室距离村委会办公室不足10米远。警务室外设有一块警务宣传栏,显示着今年1月到3月未发生一起恶性治安事件和消防火灾事件,同时提醒村民继续加强财务保管。警务室大门入口还挂着一块民警去向栏,写着民警的电话和当天的日期。

  清河村社区警务室只是该镇社区警务室建设的一个缩影。据白市驿派出所所长申立军介绍,2016年白市驿镇在全镇4个社区和11个村都分别建了社区警务室。之所以“一村一警”,一方面与当地的发展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村民习惯了有事找警察,将社区警务室设在群众家门口,更便于有小的矛盾纠纷时不出村、不出居委会就能调解。

  清河村专职社区民警廖小兵告诉记者,自己和辅警实行AB角工作机制,确保警务室内天天有民警。他们主要负责社区安全防范工作、受理群众报警求助、社会治安管理、人口管理、情报信息和户口管理有关登记的工作等。如村民办理暂住证,无需再坐车到镇上,社区警务室即可办理。同时,若村民周末办理出入境证件,社区民警可帮助村民提前预约,开辟绿色通道。

  为了推进工作,廖小兵还被该村纳入了村支两委会成员,兼任该村副书记。2018年起,他发动全村成立了一支护村队,经过培训后,每天夜晚,这支队伍戴着肩灯闪烁在村里的各个角落,与社区警务室的警灯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24小时“不关门”的警务室。在给犯罪分子以震慑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辖区村民的安全感。

  多方资源融合筑牢安全网

  “110吗?海龙村康居街上有一个中年男子手持利器,正慢悠悠地开着摩托车在路上。”近日,白市驿派出所在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调取监控视频进行确认,确定事实如此后,随即拨打该村社区民警张华的电话,让他立即前往事发地点进行搜寻。

  张华接报后迅速赶往事发地点,但可疑人员已销声匿迹。这么快消失,可疑人员要么是附近的居民,要么是附近企业的工人,派出所立即调集警力开展搜寻。

  作为已在海龙村工作3年多的社区民警,张华早已对周边烂熟于心,一方面他带领护村队员对周边逐户走访排查,另一方面他还通过先前与周边企业安全人员建立起来的联系,将可疑人员信息发送至对方手机。经过连续两天的排查,排除了可疑人员为当地居民或员工的可能性。随即又扩大调取视频的范围,找到了可疑人员的踪迹,3天后在外省找到他,发现其利器是一个仿真物品,当即对他进行了相关教育。

  “这起事件多亏警民合力才能快速实现排查。”申立军说,社区警务室作为派出所的派出机构,进入到村社,同时派驻社区民警;社区民警通过工作,与村委会、村民和当地企业建立联系,形成工作机制,这无形中相当于派出所在全镇编织了一张多方资源融合的安全网。一旦发生警情,派出所通过分析研判,向当地党委政府进行通报,并向社区民警发出指令。社区民警又通过自己在护村队和企业中建立起来的联系来搜寻相关线索,进一步提高了侦办效率。利用这样一张网,去年该所抓获犯罪嫌疑人45人。

  群众满意就是工作“指向标”

  群众满意是一切工作的“指向标”,建设24小时村村警务室,就是要把坚持发动和依靠群众,走专群结合的道路落在实处,在日常村社工作和执法执勤过程中,警务室成了各类矛盾主动“收纳”、再“消化”出站的转换器。今年4月,海龙村的张老太和李大爷在宅基地的界限上产生了分歧,一时闹得不可开交,有引发家族矛盾的趋势。民警游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把两位老人请进村里的警务室,唠嗑说理拉家常,苦口婆心地做双方的工作,半个多月时间不间断,硬是把两位老人磨服了。游杰说,当驻村民警不蹲在村里,根本不可能了解情况,另外在村里把两人拉到任何一家都不合适,警务室就是最好化解矛盾纠纷和说理的“家”。

  今年以来,通过村村警务室,白市驿派出所共解决基层矛盾300余起,没有一起矛盾走出村子。让群众更满意,就是民警工作的“指向标”。


◉【白市驿派出所打造“枫桥式”派出所 村村警务室24小时“不关门”】关键词为: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白市驿派出所,清河村,肩灯,社区警务室,本文若为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载类内容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